【摘要】当前,虽然我国建筑工程的施工水平得到了很大提升,相应先进技术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建筑施工的整体效率。但与此同时,工程渗水漏水问题的出现概率也日益提升,严重影响了工程的整体质量。所以,为了推动建筑
工程的整体进步和发展,有效解决建筑工程存在的渗漏问题,应重视及合理应用防水防渗施工技术。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技术;防水防渗
1 导言
建筑工程质量与民众切身利益有密切关联,房屋渗漏水问题
会对用户使用造成加大困扰。鉴于此,建筑工程在施工期间需要做好防水防渗处理,应通过对有效处理、防治手段的合理运用,实现对渗漏问题的科学规避,做好施工阶段以及装修施工防渗、补救处理,进而为广大用户带来更加舒适、安全的居住体验,促进国内建筑行业平稳性发展。
2 建筑工程中防水防渗的重要性
建筑工程渗漏水现象常见于接触水频繁,空气湿度、温差较
大的区域。防水工程设计须充分考虑各区域及地下环境多方面因素,针对性设计防水做法。从设计到施工任何一个环节存在质量隐患,就会导致渗漏现象发生且难以彻底解决或弥补。施工过程中严格遵循规范要求,防水材料的品牌质量须严格验收,注重成品保护。目前从我国建筑工程的基本现状来看,建筑工程结构渗漏已逐步成为制约我国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首先,造成工程渗漏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据不完全资料统计,主体施工渗漏占比45%,由此可见控制防水是建筑工程中的重要环节;其次,在建设过程中,应采用新型的防水防渗技术,结合相应的新型防水材料,避免侵蚀和渗漏现象的发生,是保证使用功能和建筑结构的最关键技术;最后,在建筑工程施工中,一旦发生渗漏现象,会极大的降低建筑物的使用年限,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由此可以看出防水防渗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重要性。
3 建筑施工中的渗漏位置及原因
3.1 屋面渗漏
在建筑工程施工阶段,屋面渗水漏水是较为常见的渗漏问题。屋面是建筑物最上部的承重围护构件,能够抵御自然界各种环境因素对建筑物的不利影响。然而,现阶段建筑工程的整体施工水平的约束,屋面仍有较大比例出现渗漏问题。出现这一情况,其原因主要可以体现在两个方面:混凝土自防水结构施工缺陷,包括混凝土振捣作业不到位致使混凝土结构酥松,施工中踩踏负筋,板厚不足;屋面防水层施工工艺及防水材料不符合相关规范要求,包括防水厚度不足、薄弱部位未设置附加层、找平层未设置分格缝引发收缩裂缝、面层排水坡度不足。
3.2 外墙渗漏
建筑物外墙是建筑物的外围护结构,有遮挡风雨、保温隔热、防止噪音、保证防火安全的作用,如果外墙出现了渗水问题,就会使得外墙的保温、防火等性能受到损害,建筑物的安全性以及稳定性大大降低。台风季节,在风雨的侵袭下,雨水易渗入室内空间,造成室内装饰材料霉变,给后期的维修维护带来极大的麻烦。导致建筑物外墙出现渗漏的因素有很多,大体可分为外墙穿墙管道渗漏水、外墙砌体结构渗漏水及外墙窗边渗漏水。外墙预留洞未埋设防水套管、管道安装后洞口封堵不密实可导致外墙穿墙管道渗漏水;外墙砌体组砌错误、灰缝不饱满、顶砖斜砌间隔时间过短可导致外墙砌体结构渗漏水;窗体与预留洞口间隙太大、混凝土压顶浇筑不规范,塞缝不密实导致外墙窗边渗漏水。
3.3 厨卫渗漏
厨卫渗漏问题也是建筑工程施工阶段比较常见的问题。厨卫区域的装修施工,多专业交叉作业,且厨卫是用水较多的区域。在施工阶段,如果不能合理地安排施工工序,使用过程中会比较容易出现渗漏问题。卫生间的墙体渗漏,直接导致墙面起泡、脱皮、掉灰,砌体结构自身的开裂是墙体渗漏的直接原因,防水层上翻高度以及防水层的厚度不足,也有可能导致卫生间墙体渗漏。楼板渗漏大部分体现在穿楼板管根处,管道施工完后,此处混凝土松动、开裂,造成防水层破坏渗漏。
4 建筑工程主要的防水防渗技术方法及其应用
4.1 外墙技术及其应用
针对外墙出现渗漏情况的情况要采取及时的补救措施,在进行外墙防渗防水施工技术时,可从以下方面入手:外墙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按照相关施工标准执行,排除各种外墙渗透存在的隐患,杜绝不规范操作的情况;施工完成时,及时检查外墙表面是否有遗留的孔洞,及时修复,彻底根除渗漏问题的隐患;多留意外墙连接处的施工,保证重要的接茬部位不会出现渗水漏水的情况。
4.2 屋面技术及其应用
有组织排水是当前屋面防水防渗设计经常使用的方法,一般采用混凝土导墙技术处理屋面墙底部,来保证屋面结构的合理性和科学性,且按照防水材料选材标准选择屋面防水材料。应用屋面设备安装技术时,选择***的施工技术,保证建筑工程施工材料的同时提升屋面防水工程的整体施工质量。现浇女儿墙上留置防水卷材收头凹槽,出屋面烟道混凝土反坎随屋面一次浇筑成型。
4.3 地下室技术及其应用
主要用于预防和处理各种地下管道渗水漏水等问题的技术,在地下室施工的同时,应及时排除混凝土出现的裂缝,不断的完善混凝土施工技术,且应特别注意套管施工工程,为安全管道运输营造良好的环境。在防水施工的过程中,由于技术本身具备能够隔离地下室的内部结构的保护功能,使其技术在地下室防水中发挥的淋漓尽致。正负零以下迎水面外墙采用止水螺杆,结构墙体蜂窝麻面及小孔洞采用聚合物砂浆修补平整。砂浆封堵密实,避免严重开裂。封堵完后外侧使用具有抗裂纤维的砂浆进行封堵。
4.4 厨卫技术及其应用
厨卫是多水房间,如果排水不当极易造成积水,导致渗水漏水情况的发生。因此,在应用施工技术时,施工单位必须做好以下四点:在选材上,严格把好质量关,审查相关防水材料的合格证、质检报告、复试报告等相关证书,施工结束后及时对防水管道和地面排水进行通球试验和闭水试验,从根源上避免渗漏出现;需要合理的设置厨房和卫生间的高度差,确保装修后低于其他房间20 毫米以上,且根据不同需求对建筑实行放坡处理,处理原则
以地漏低于相邻平面10 毫米为**,坡向地漏位置,混凝土反坎与结构一次浇筑成型;在厨房、卫生间施工处理过程中,尽量避免在地面上打眼,以免破坏管线和防水层,在上下水施工时也应特别注意预留出孔洞,且在预留孔洞安装套管,且在套管连接处用防水材料进行密封处理;在卫生间淋浴区域应保证1.8 米范围以下的墙面均有防水层,且应采用聚氨酯材料做防水层,涂料的厚度和设计要求相一致,在地面施工结束后,及时做泼水相关的试验,确定流水坡度的准确性,保证工程整体质量。
4.5 防渗漏措施
在房屋建筑工程中,防水、防渗漏主要用填塞堵漏法和化学灌浆法。优化建筑防水设计方案:填塞堵漏法可在潮湿的工作面上施工,主要用速凝砂浆,既有经济性,施工又方便,而对于水压不大的表面或者施工后的补充防水可以选用防水砂浆进行抹面;化学灌浆法的主要成分是聚氨酯预聚体,当它与水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后,体积膨胀,可以使浆料渗透进任何裂缝处,无论漏水途径明确与否,都可以起到很好的堵漏作用。
5 结束语:
总之,鉴于防水防渗施工对于建筑使用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建筑施工单位需要进一步加强对建筑施工各阶段防水处理措施的研究力度。应按照预防为主原则,在明确渗漏常见部位以及处理方式的基础上,结合工程施工各项情况,制定出一系列可行性较强的防渗漏处理措施,从而实现对渗漏水问题的有效防治。同时还要做好装修阶段渗漏问题处理研究,应通过对补救措施的分析与优化,为用户创造出一个更加适合使用的空间,从而达到切实提升用户居住满意程度的目标。
参考文献:
[1] 黄振. 分析房屋建筑渗水漏水原因及施工中的防水防渗技
术[J]. 江西建材,2018(2):91-92.
[2] 王青松. 对建筑施工中防水防渗施工技术的几点探讨[J]. 中国房地产业,2017(29):155.
[3] 陈俊. 新时期南方建筑施工中防水防渗施工技术[J]. 建筑·建材·装饰,20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