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材料检测技术应用探析

顾 燕
2020-04-22

摘要】随着科技发展和文明进步,建筑质量要求日益提高,新材料、新技术和新设备在建筑工程项目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其中材料质量是建筑工程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直接关系到建

筑施工过程中的污染问题,因此对于材料质量的检测技术是控制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环保的重要途径,也是建筑施工验收的重点项。本文从建筑工程材料检测技术入手,分析其对建筑工程的重要性,探讨其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为建筑材料检测技术的发展提供建设性意见。

【关键词】建筑工程;材料检测;技术应用


1 建筑工程中建筑材料检测工作的重要性

1.1 有利于保证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建筑材料的使用在建筑

施工过程中是必不可少的,是实现建筑工程实体功能的主要内容,建筑材料的质量对建筑工程结构安全和使用功能的最终实现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质量合格的建筑材料是保障施工质量的重要前提,合理选择建筑材料是建设工程项目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尤其是在新型材料不断涌现的情况下,更应该充分了解其材料特性和安全性能。因此,作为检验建筑材料质量合格与否的检测工作,对于保证建筑工程整体质量是十分必要且重要的。

1.2 有利于施工企业选择性价比高的原材料。建筑材料的选择关乎项目管理的工期、质量和成本等方方面面。选择价低质劣的材料,会因施工质量不合格而导致整改或返工,影响工期和质量目标的实现。而选择价高质忧的材料,则会使采购费用超出项目成本目标,从而造成项目亏损。材料检测作为评价建筑材料质量优劣或等级的重要手段,不但可以让采购人员直观地了解建筑材料的质量和性能,选择性价比较优的品种,而且能够让企业采购过程高效而精准,大大减少采购成本和过程损失。

1.3 有利于规范建筑材料生产和销售的市场秩序。目前,我国的建筑材料市场呈现出纷繁芜杂的现象,有正品,有冒牌,也有残次品,假冒伪劣、以次充好的问题屡见不鲜,一般的建筑材料很难用肉眼分辨出质量的优劣。对于建筑材料生产销售企业来说,没有通过专业检测机构的检测并达标,就不能保证产品质量,很难打开市场销路。同时,对于建筑材料采购和使用企业来说,市场上无使用说明和产品合格证的产品,肯定不会选择购买。这样,建筑材料检测就成为市场采购过程中一个重要的媒介,对建筑市场的健康发展十分有利。

2 建筑工程材料检测技术的具体应用

2.1 钢筋检测技术。通常情况下钢筋的检测需要从不同的方

面来进行:①进场过程中的检测:等到钢筋被运到施工现场以后需要对其进行相关的检测,在对此过程中一定要严格遵循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带肋钢筋具体标准来进行,再者务必要确保进场钢筋的质量都符合相关标准。②钢筋的验收以及取样:当检查完钢筋复验报告、出场检验报告和生产合格证等后,需要遵循5 个同一检测原则检测钢筋,也就是规格、炉号、出厂日期、批量以及交货状态都是相同的,同时将检验批钢筋质量严格控制在60t 以内,通过现场见证的模式完成钢筋取样过程。现场取样的时候,分别2 根钢筋进行抗拉试验以及冷弯试验,同时在所有的检验批次当中还需要保证拉伸和弯曲试件的检验。③对冷拉钢筋进行处理: 在对冷拉钢筋进行验收的过程中可以通过分批验收的方式来进行, 具体检验的过程中需要保证每一批的检验其所选样品的总重量不超过20T,同时还要确保其产品属性的一致性。

2.2 水泥材料的检测。一般而言,在检测水泥材料的过程中,其重点主要是胶砂强度、安全性以及具体的凝结时间等方面的检测。在没有进行具体检测之前,需要将所要检测的样品分为分存样和实验样,除此以外还需要经过是那个月的密封保存。在具体进行检测的时候,对于出自于相同厂家的水泥材料因为其属性、编号以及批次都一样,对此可采用分彼此检测法,依据按照200t

(袋装500t散装)的形式进行检测,其检测频率应保持在三个月一次。

2.3 长桩的试验检测。在高层建筑中,对长桩的检测是重中之重。在对长桩进行检测的过程中,通常会使用应变反射波法,而

这种方法具有一定的限制性。当桩长过长时,超出应变反射波法能够检测的范围,就无法对长桩进行准确的试验检测,结果也会存在一些误差。因此,在对于长桩的检测要避免使用该种技术。

2.4 嵌岩桩的试验检测。当建筑的基础桩嵌入到岩石或土壤中时,对嵌岩桩的检测同样不适合使用应变反射波法。因为岩石和土壤的性质都较为稳定,具有很强的承载能力。应变反射波在经过岩石和土壤的过程中逐渐衰弱,对岩石和土壤中的基础桩产生的作用较小,无法获得基础桩的完整检测信息,不能对基础桩的质量和性能进行评价,达不到检测的目的。

2.5 小径桩的试验检测。在施工过程中常常会用到一些直径较小的基础桩,这类小径桩的试验检测要注意不要使用钻芯的方法。由于施工技术的不完善、现场施工条件有限,钻机很难在小径桩上得到有效的检测样本,除此之外还会对桩体本身以及周围结构造成损坏,使建筑工程的整体结构出现问题。因此,对于小径桩的试验检测,要选取适合的技术。

2.6 墙体材料检测方法。对于墙体材料的检测,一般通过对砖和砌块的生产方式,墙体的主要原料以及外形特征进行检测来得出。蒸压灰砂砖的抽样检测,通常是1 批次的数量为10 万块,如1 个批次不够10 万块,也可以按照1 批次进行检测。但是最低不能少于两万块,蒸压灰砂砖的样品检测可以从尺寸偏差方面入手进行分析,如果其偏差程度符合相关的要求,就需要随机对样品砖抽取15 块左右,其中10 块砂砖用来检测抗折与抗压的强度,另外的五块则作为备用。而烧结多孔砖的抽样检测则要保证一批次为5 万块,如果不足5 万块也可以按照1 个批次来进行检测。对于烧结多孔砖来说,主要需要测试其强度,首先可以从尺寸偏差以及外观等方面着手,如果这两项都符合要求,之后就需抽取15 块样品进行强度方面的检测,抽10 块进行抗折以及抗压强度的测试,另外5 块依然作为备用样品。

3 强化建筑工程材料检测技术运用的对策

3.1 完善材料检测制度。建立和完善工程材料的测试和测试系

统对于检测的质量的好坏是必要,严格按照规范去执行检测;同时应建立各级人员岗位责任制,并且要对技术文档管理和保密,测试样品和采样系统实施质量管理手册检查系统等;完善检测制度,保证项目的质量要确定测试人,确保测试质量。

3.2 提升取样与试样的规范性。如果工程项目较大,所需要的建筑材料较多的情况下,在检测的过程当中无法对所有建材进行详细的检测,在这个时候就需要通过取样的方法来对其进行检测。在对样品的选择中,一定要确保所选建材的代表性,结合常规的抽样方法,于同一批次建材的不相同部位以及随机数量抽取样品,然而在此过程当中尤其需要注意的就是取样人员要充分确保取材位置的合理规范性,除此以外对于抽样的数量也要进行相应的保证。经过长期的工作实践,我们就相应的注意事项进行了有关分析和总结,主要有以下几点:(1) 对于抽样环境的选择必须是要建立在确保抽样规范性的基础之上,如果所要检验的建材属于半流质的,需要将其进行相应的搅拌,同时采用较为干燥、洁净的密闭性较强的容器当中。(2) 在样品数量方面要结合不同材料的总数量来进行合理选取。(3) 在对样品进行存放的保管的时候,必须要严格遵循相应的规章制度来进行,避免出现摆放随意的情况,在对其进行标记的过程当中一定要充分结合标准来进行,同时还要有专业的人员对其进行保管。

3.3 加强监督工作。目前在材料检测过程中存在诸多不良现象,部分施工单位与检测中心联合,为不合格的建筑材料出具检测合格报告,或直接忽略检测环节,这些需要工程的监理加强监督工作,规范建材检测流程,不可因抢进度或节省成本就忽视材料检测;有关部门要加强对检测中心的人员管理,提高检测人员的专业水平和综合素养,**限度剔除不良行为,净化建筑材料市场。

参考文献:

[1] 玉秋团. 关于建筑工程材料检测技术的应用分析[J]. 建材

与装饰,2016(28):67 - 68.

[2] 崔丽娜. 建筑材料检测技术的应用与发展前景[J]. 门,2018(1):46.



阅读9
分享
下一篇:这是最后一篇
上一篇:这是**篇
写评论...